大家好我是大仁哥^^

免疫識別 

 


 

一、免疫學研究 

 

免疫學研究自身防禦,是關於機體如何識別異物,並與之發生反應的一門基礎醫學。最早,免疫學是研究抗感染問題,作為微生物學的分科。

 

20世紀60年代後,免疫學迅速發展,已不再局限於抗感染免疫的範疇,而是涉及到多種非感染性問題,例如過敏反應、自身免疫(如紅斑性狼瘡、類風溼性關節炎、某些種類的先天性糖尿病等)和免疫缺陷(如後天性免疫缺失症候群愛滋病)等等。

 

從本質上講,免疫就是自我識別、排除異己,以達到自身穩定的生理保護作用。免疫學博士孫安迪醫師表示:「免疫力」又稱「免疫性」,是指生物體識別自己、挑除非己,以維持機體穩定性的一種生理功能。

 

現代醫學認為,人體的免疫功能有防禦傳染、自身穩定和免疫監視三大作用。

 

二、人體免疫功能與免疫系統

 

1. 免疫系統

免疫功能來源於免疫系統。免疫系統具有實現免疫功能的運動機制,與人體其他功能系統(神經系統、內分泌系統等)相互制約、相互影響,共同維持生命運動中的生理平衡。

人體的免疫器官

免疫系統是由免疫器官(胸腺、骨髓、脾臟、淋巴組織等)和免疫細胞(巨噬細胞、TB淋巴細胞、中性粒細胞、NK自然殺傷細胞等)以及免疫份子(免疫球蛋白、補體系統份子、細胞因子等)共同組成的功能網路系統,是一個抵抗病毒、細菌、寄生蟲和一些毒素等病原體的多細胞機體,使人體免於病毒、細菌、污染物質及疾病的攻擊。

 

2.免疫系統細胞的產生

在人體,所有的免疫系統細胞都是由骨髓中的幹細胞分化而來,然後再區分為淋巴系統和骨骼系統。淋巴系統產生淋巴細胞,包括有T細胞、B細胞及第三族群細胞(包括自然殺手細胞等)

 

3. 免疫系統的防線

人體對病原的第一道防線─皮膚、黏膜組織。一般的病毒與細菌都無法直接穿透皮膚,除非皮膚有傷口,至於眼睛、鼻子、嘴巴等這些沒有皮膚保護的地方,則是由黏膜組織來防禦,黏膜組織藉由分泌液體的功能,不斷沖刷不小心掉在上面的病源讓它們沒有多餘的機會侵入組織內部。

 

當致病微生物通過呼吸道,消化道或皮膚損傷等方式進入體內後,免疫系統會與入侵者展開一場“免疫戰爭”。

 

首先,吞噬性的細胞如巨噬細胞將入侵者吞噬、摧毀。如果入侵者太強大,巨噬細胞還會發出信息給T細胞和B細胞,後者產生抗體,可以結合補體直接摧毀病原體或削弱其活動力,更易於吞噬細胞將其吞噬。

 

發揮這種功能的主要因子叫做淋巴細胞,它是由骨髓中的幹細胞產生的,後發展成兩種不同的細胞:一種是通過胸腺的細胞變成T細胞。另一種是B細胞,它們是生產在血液裡自由循環的抗體,這種抗體,實際上是球狀蛋白質,可以幫助人體抵抗引起疾病的有機體。

 

三、免疫識別

 

人體的免疫系統是由一兆細胞所組成,約1公斤的多樣精密系統,可識別、確認人體有害的細胞、細菌和病毒。所以免疫系統是身體的監視系統,可識別並消滅癌細胞。一旦病原體進入成功,免疫系統就由血液所攜帶的特殊蛋白質和抗體,會識別並摧毀病原體。

 

健全的免疫功能,是機體在長期進化過程中,獲得的“識別自身、排斥異己”的重要生理功能,如下:

 1. 免疫防禦:對病菌、病毒、病原蟲等病原微生物的抗感染能力。

 2. 免疫自穩:識別和清除自身衰老殘損的組織細胞。

 3. 免疫監視:識別、殺傷和清除異常突變細胞,監視、抑制惡性腫瘤在體內生長的能力。

 4. 記憶:對入侵者(異體細胞、微生物)產生記憶,當下次有同樣的「抗原」入侵時,便以此「抗體」將其消滅。「疫苗預防接種」的原理亦是如此。

 

每個細胞都有細胞的地址和郵政編碼, 那麼細胞與細胞之間,或細胞與外界之間存在著信息的傳遞。免疫系統太弱,信息傳遞障礙,使免疫細胞不能快速識別、殺死有害細胞和外來有害物,容易遭受細菌,病毒,真菌和寄生蟲的感染;免疫系統過激,信息的過度溝通,又會使免疫細胞因識別錯誤,攻擊人體組織,容易患自身免疫性疾病,如紅斑狼瘡,1型糖尿病、類風濕關節炎、多發性硬化症、牛皮癬等。

 

目前傳輸因子(Transfer Factor)的被發現,空前震撼了醫學界, 它是以自然方式預防並治療人類疾病的一大邁進。傳輸因子是從牛初乳、蛋黃中濃縮萃取的,是高效能的免疫訊息系統,是由44種氨基酸組成的細小免疫分子,有4個特點:


1. 它們在免疫細胞之間扮演傳遞,確認訊息的角色,傳遞免疫系統所需重要訊息;

2. 教育免疫系統確認病菌(細菌、病毒、寄生菌)存在和潛在的危險,並裝備我們免疫系統面對危機;

3.幫助免疫系統迅速地確認病毒和潛在的威脅, 然後幫助免疫系統縮短生病時間。更重要的是它支援並動員身體內各種各樣的免疫細胞參與捍衛,並保衛人體不受病菌、病毒、濾過性病毒,例如: Sars 禽流感等病毒的侵犯, 組成一支強大的抗病尖兵;

4.可調節平衡免疫系統,分為2種:一是免疫系統(溝通不足),二是自體免疫系統失調(過度溝通)

 

對於人類來說,傳輸因子是由母親免疫系統通過初乳傳遞給孩子,所以新生兒的免疫系統具有較強的免疫力,以應對數以百萬計的潛在侵略者。

 

另外,人體存在著多種「免疫監視」機轉,發揮其抗癌作用。其中以T細胞、自然殺手細胞和巨噬細胞介導為主的細胞為重。但腫瘤仍能在人體生長、轉移、復發,這顯示腫瘤具有逃避免疫攻擊的能力。

 

腫瘤細胞能逃逸機體免疫攻擊的原因,以往曾有多種假設和推測。近年由於分子免疫學研究的不斷深入,對腫瘤微環境中免疫逃逸現象的分子機轉有了初步認識。腫瘤細胞透過膜分子表現異常、分泌抑制性細胞因子和腫瘤生長因子等多種途徑,實現了免疫逃逸。

 

四、免疫療法簡介

 

由於癌細胞起源自人體自身的正常細胞,所以免疫抗原性較弱,因此人體的免疫系統往往不能有效加以識別,從而無法把它們完全消滅。

 

腫瘤的免疫治療是利用激發或增強免疫功能,以達到控制和消滅腫瘤細胞的目的。免疫療法只能清除少量的,播散的腫瘤細胞,對於晚期的實體腫瘤療效有限。故常將其作為一種輔助療法,單獨使用的免疫療法其療效有限,往往須配合其它治療方法,如化療等,才能達到較理想的效果。

 

以下是一些已經實際應用於臨床,且臨床證實有效的免疫治療的介紹:

() 干擾素(interferon)─α干擾素是最常用於治療癌症的干擾素。它能改善病人自身免疫系統對抗癌細胞的能力,亦能直接減慢癌細胞的生長。臨床上適用於某些黑色素瘤、腎癌、多發性骨髓瘤、及慢性骨髓性白血病的病人。

() 細胞因子白介素(interleukins IL)─癌症治療中最常用的是IL-2,它能刺激身體免疫細胞的生長及增強功能,繼而將癌細胞消滅。臨床上可應用於擴散性的腎癌及黑色素瘤。

() 單株抗體(monoclonal antibodies)─單株細胞產生的抗體可用於識別癌細胞上相關的特有表面抗原。單株抗體與癌細胞的相關抗原結合後,令癌細胞更易於被身體免疫系統所辨識並消滅。

() 癌症疫苗─仍屬研究階段的治療方法。由於免疫學與分子生物學的進步,不少腫瘤專一性的抗原已陸續被發現,將這些抗原蛋白在體外先與宿主的樹狀突細胞(Dendritic cell)培養後,再注回病人身上,可做為一種腫瘤疫苗(tumor vaccine)的療法。作用是希望加強病人本身免疫系統確認及消滅癌細胞的能力。

 

五、免疫功能失調與免疫力保健

 

根據醫學研究顯示,人體百分之九十的疾病與免疫系統失調有關。人體的老化、營養失調,以及精神壓力過度龐大等等,都會造成免疫系統的失調。

 

免疫功能失調時,生理功能雜亂,易患多種疾病,如:感冒、肺炎、咽炎、腸胃炎、肝病、膽病、糖尿病、心腦血管疾病、癌症等。

 

免疫功能失調與自由基損害有關,體內過剩的自由基,作用於細胞膜和細胞器,引起結構異常和功能障礙,導致免疫細胞活性降低,抗體產量下降,細胞免疫功能和體液免疫功能低下,由於過剩的自由基損害免疫細胞腺粒體DNA,產生交聯聚合或斷裂失活,使免疫識別功能紊亂。

 

調查表明:三十歲以後人體的免疫力水準就開始走下坡,尤其是生活方式不良的人群,免疫力水準就更為低下,這包括飲食營養攝取不足、運動量少、情緒狀況不佳等。

 

所以,當身體免疫力增強時,即可減少疾病的產生,並可以常保青春及保持身體最佳狀況。

 

六、結語

 

大自然設計的人體免疫系統複雜而奇妙,它可以自動地用來識別、攻擊和消滅進入人體的壞細胞。

 

1995年諾貝爾醫學獎得主Doherty PC說:“對付疾病,與其使用雇傭兵(藥物),不如提升自己的作戰能力(免疫力)”。

 

所以,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除可以防禦外來病源生物侵襲,還能殺死腫瘤細胞,保障人體的健康,實現延年益壽。

 

所以要想不生病、健康長壽的關鍵是,先從免疫功能入手。日常的最好方法就是強化我們的免疫系統,建立我們的自然抵抗力,而不是生病以後依靠藥物,能增進人體免疫功能即能確保健康且長壽。

 

目前世界上大多數生命科學、人體工程的學者都認為,人體的免疫系統功能,無論是對於防病抗癌還是健康長壽,都是太重要的一種生理功能。因此,保持堅強的免疫系統是防癌強身與健康長壽的守護神。

>>更多大仁哥的【抗癌 Anti cancer】的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