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米糖膠

 什麼是玉米糖膠?

 

進入到2012年,再也沒有甚麼議題要比「食品安全」問題來得更加讓大家注意了!搞得今天全台灣老百姓上上下下恐慌無比!從「瘦肉精」到「禽流感」再到…..「玉米化食品」(啥鬼?)一次串聯出所有食品問題。比方來說「禽流感」是炮竹大小的威力,那麼「玉米製食品」就是核子彈爆炸的威猛大小等級吧!(有這麼口怕嗎)….

Q1:甚麼是「玉米化食品」?

簡單來說就是「用玉米原料作成的食物」。實驗室計算我們餐點中的玉米含量,有你我熟悉的:汽水(100%都是玉米)、奶昔(78%)、生菜沙拉醬(65%)、雞塊(6%)、起司漢堡(52%)、薯條(23%)。「玉米化食品」大仁哥感覺上有點像素食食品裡面的做法,舉例:素雞用豆類當原料,打成漿、塑形成「雞的樣子」。

 

Q2:「真的假的啊?」我吃的麥克雞塊竟然有一半是玉米作的?為何我吃起來,分辨不出來呢?

大仁哥我說的是千真萬卻的事實,飲食西化的結果,就是吃到從實驗室裡「調配」出來的畸化食物(不是栽種出來)。口感、味道幾乎分辨不出來是真雞?還是假雞作的?甚至比原本單純的食物還來得好吃又美味,慢慢的你就會變成覺得肯德基的雞才好吃!而自己媽媽苦心在山坡上所飼養1年多的土雞所料理出來的的滷雞腿、炸雞排不好吃!這是因為你的胃口、味蕾都被寵壞了!被實驗室、工廠機台所調配出來的玉米化食物所取代了!我稱之為「畸化食物」。這是非常違反大自然運作的生活飲食型態,非常的糟糕!


 

Q3:那麼「玉米化食品」是怎樣被調配、畸化出來的呢?(製造過程)

從美國愛荷華州玉米田起始的工業化食物鏈,玉米從收割、剝粒、提煉,製成一種「植物膠」。例:玉米糖膠、或是三仙膠。這是所有工業化食物的原料,就是將單純的動植物不斷的轉化、再製成為原料。無數原物料玉米的支流,單純玉米在製之後的膠狀物 你根本不會把他吃下肚 因為一點都不美味 所以還有再經由各種加工程序 添加大量化學添加物 色素 肉漿再轉換成肉類之後,匯集成肯德雞、麥當勞、必勝客等速食店的餐點,以及超市中的食材。在這樣下去我們簡直是被工業化餐點所包圍了嘛~

 

Q4:為甚麼好端端單純的玉米要「不斷提煉」再製成為某種化學原料呢?

這個答案很簡單就是「商業競爭」。各家國際級食品加工廠商 因為國際化激烈競爭無不卯起來 花大把大把的鈔票 作各種研發就是為了 1.要滿足消費者的慾望 2.能夠大量又快速的製造食物 3.降低成本讓人人都買的起 4.讓你又感覺好吃又方便的10分鐘速食。這種1+2+3+4等項目其實就是西方科技最擅長的技術,通通加起來之後就等於=「實驗室畸化產物」。方便又便宜的食物實在讓人很難抵抗呀!就往往忽略背後所帶來的嚴重後遺症!

 

Q5:玉米化食品感覺還「挺健康(?)」的呀?有啥後遺症好怕?

從景氣不好的年代來看,「玉米化」的食物鏈的確有好處,用最少的消費就能夠買到便宜的熱量 來滿足最基本需求────「吃飽」。然而長遠來看,吃這些東西的人為了便宜的熱量而付出高昂代價:肥胖糖尿病,以及心臟病。從健康的角度來看,那麼美國的玉米食物鏈看起來無疑是個災難。好比說:麥克雞塊(玉米含量56%)他裡面有種成分,是第三丁基氫醌(TBHQ),這是石油製成的抗氧化劑,甚至有可能會「致癌」。

 

 

玉米粉製食物所造成的毎年「肥胖死亡人數

絕對遠遠超過禽流感啊(@口@)

延伸閱讀: